最新话题

绿豆“上火”谁是推手:“炒”病不除 疯狂不止?

发布日期:2022-08-09 12:22   来源:未知   阅读:

 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,此番绿豆价格上涨是气候、成本、国际杂粮价格走高等综合作用的结果。杭州粮油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强认为,去年至今东北、西南以及内蒙古等绿豆主产区都遭遇了旱灾,部分地区减产幅度较大,造成市场供需关系改变。加上绿豆消费有一定时令性,进入夏季后,价格相应会水涨船高。

  “虽然去年大旱对绿豆产量有所影响,但也不至于如此。”吉林省农特产品加工协会负责人刘辰海说,近两年绿豆价格一直比较稳定,价格上涨也是稳步的,今年这种走势按常理和经验看都不正常,很可能是人为炒作。

 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,目前市场上的流动性相对充裕,在楼市降温、股市低迷的情况下,社会上的游资容易把目光投向农产品。由于目前国内农产品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,所以那些能够较长时间保留的农产品很可能成为游资炒作的对象。

  “灾害性天气给民众造成农产品供不应求的预期、再加上通胀预期的推动,客观上给炒作创造了条件。”陈国强说。

  既然不排除有人为因素在炒作绿豆,炒作者是谁呢?记者在绿豆产量占全国一成以上的吉林省白城地区采访时发现,目前农民手上掌握的绿豆已经很少。除去年歉收外,不少粮农都习惯绿豆收上来后未经筛选等处理就直接卖给经销商,俗称卖毛货。专家们推断,从粮源减少、需求不旺这一现象来看,目前绿豆基本上都掌握在各级经销商手上,绿豆炒作已传导到经销环节。

  在吉林省的杂粮市场上记者发现,尽管从去年11月份以后,农民手上已基本无当年新下的绿豆可收,但收购价格却一路水涨船高,从去年10月份新绿豆上市时的每公斤6元、8元、12元……最高到18元,收购价存在明显“吊胃口”似的虚高,为涨价造势。

  吉林省洮南兴达粮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王仁先说,明知粮源不多,一些大客商在产区却不断“造势”,这种“抬价收购”行为其实有恶意之嫌。

  除在收购环节抬价外,大大小小的经销商们拿到绿豆后,因为看好后市,还会采取囤货或限制出货的方式,把价格炒上去。

  在南昌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杂粮的刘新说,今年过完年,他以11.4元1公斤的价格购进20吨东北绿豆,按现在的价格算已赚了10多万元。

  同在这家市场内批发杂粮的杨女士,今年开春时没敢进货。不过眼看着绿豆飞涨,她又分别从武汉和昆明进了5000多斤东北绿豆和10多吨缅甸绿豆,价格是每公斤18.2元和16元。尽管目前市价已跌破杨女士的进价,不过她告诉记者,消费旺季即将到来,自己心里非常有底,会坚定地把绿豆拿在手上等它涨上去。她认识的一个老板就囤了200吨绿豆。

  陈国强说:“由于不是主粮,绿豆总盘子比较小,市场上的经销户也不多,有些省份上规模的经销户总共不到10家,因此容易控。从大经销商到小经销商,层层囤积后加价出售,就像接力棒。一旦价格回落,后面参与进去的小经销商将遭受重大损失。”